(1zjj.com)清水战歌网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人物专访 >
资讯

【人物专访】常纪庆:将满医发扬光大

来源:www.1zjj.com 时间:2018-11-17 10:37

  导语:满族作为游牧民族,在缺医少药的过去,满医利用祖传的各类偏方为病人治疗。然而,这些医术却没有系统的书籍记载。而常纪庆作为满医的传承人,经过几十年的收集和归纳,形成了系统的治病方法,并在研究和实践中得到认证。

满医非遗传承人常纪庆

  常纪庆,1957年出生在吉林省海龙县兴华华乡的金家岗。身为汉族人,却有满族血统,2011年他申请为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长白山满族医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具有中医执业医师,现任世界中联满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及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满医药分会副秘书长。

  机遇与爱好并轨,给未来埋下伏笔

  常老师所在的小村庄只有十九户人家,他家西厢房邻居姓宋,村里人都喊他宋先生。他有接骨的绝活,据说接骨和针灸医术是几代萨满传给他的。宋先生看病有特点,必须先拉上窗帘。那时,常老师虽小,却是他的助手,拉窗帘的事自然有他完成,宋先生看完病过程中,口诉的药方,须由他来记录,别看那时他人小,记忆力甚好,每一个方子一字不落全都收纳于心。宋先生给病人针灸时,他目不转睛的瞅着,之后脑海中便有了一张图。他的聪慧深得宋先生喜欢,闲来无事便唠叨一些中药的用途,他却全都记下。虽然他没有拜宋先生为师,但是,宋先生却潜移默化的启迪着他。

  就这样,成为中医的想法便扎下了根。

  其实,他的太奶奶是奉天保和堂唯一的传人,保和堂秘籍是他的嫁妆带入了常家。太奶奶还会悬丝诊脉,也在他很小的时候便交给了他。最初练习将丝线绑在猫和狗的腿上,为之感受不同的感觉,之后才绑在人的手腕练习。这种练习很苦闷,唯有他却乐此不疲,祖传的诊脉方法最终只有他得以真传。

  他与中医的缘分应该是与生俱来,却又有着机缘巧合。

  1968年,他家乔迁到另一个村子,邻居也是萨满医生,都喊他刘大爷,刘大爷接骨特别神奇,他有独特的接骨技术叫喷吹法,就是含一口酒对着伤处喷吹,反复几次痛感减轻,加上针灸调理经脉,不出十日,伤骨处便复原。刘大爷的医术令他羡慕,便央求刘大爷教他针灸和吹喷,刘大爷说:“我看纪庆过目不忘,慢慢来,长大就会了。”从这以后,刘大爷一有空就教他擒龙扶手,就是用两个手指连俯卧撑。学这门技术,只为针灸手法的力度和尺度精准到位。

  得益于这番功夫为他今后的治疗腰腿痛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几年后,又遇到新邻居韩大爷,韩大爷祖辈都在行医,他家有很多医书。常老师高中毕业后,便从韩大爷处借来《本草从新》阅读,之后读第二本《东医宝鉴》,两本书读完,几乎都能背下来。就这样,韩大爷家成了他的图书馆,古书中的精髓被消化吸收。之后,他背诵汤头本草,研读中医典籍,如《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濒湖脉学》、《医宗金鉴》、《傅青主女科》等。

  1975年已经成为人民教师的他与同事一起调教一匹马,结果马惊脱缰将他脱出十几米,当叫停受惊的马时,他已经体无完肤,很多处已经裸露出骨头。他的母亲不知如何是好,在一旁抹着眼泪。有村民建议去磐石医院就诊。次日清晨,父母驾着马车拉他去磐石医院。途径五大奶家,五大奶也是萨满传人,母亲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咨询五大奶,然而,奶奶很平静的说:“回家用锅盖灰敷伤处,隔一天就能上班。”母亲半信半疑的带他回家,用此方照做,果真,第二天伤处不痛,第三天他可以上班了。

  此事,更夯实了他成为一名中医的信心。尽管工作几度变动,也没改变他的初心。

  专研和努力同行,为传承架起希望

  为了有充足的时间收集满医资料,他决然的辞去工作,开始满医追溯,开始山区采药,开始苦练内功。同时,他对中医学系统的进行研修。

  1986年,一次晨练他见到了通化市主管医药的秘书长曹越峰。

  曹秘书长问他最近忙啥什么?他说:在进行科研项目,一个很长远的目标,想挖掘满族医药的历史。

  曹秘书长说:我在东北师大历史系读书时,一直在关注民族医药这块,满医这块是空白。

  他急忙补充说:满族有医药,只是掌握在少数萨满手里,他们用歌诀的形式传播,主要文化人没有接触到萨满,便没有人记录满族医药。

  的确,他也在查找资料,资料记载清朝有自己的医病救人的方法,也有自己的治病药方,满医、满药发展最大的困难是散落民间不成体系,可查文献太少,没有成套路的方子,并没有系统的满族文字传承。然而,中医是我国的三大国粹之一,已经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满族医药文化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他担心,随着时光的流逝,满医满药将被湮灭。

  为此,他暗下决心:将满医满药进行到底。

分享到:0
  • andior排行
  • IOS排行
热点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