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中国游戏圈_能有多现实?》(5)
来源:未知 时间:2019-05-14 11:54
“中产”一样如履薄冰
草根团队的上升通道越来越窄,不代表中层公司活得轻松。像莉莉丝发行负责人张子龙就曾表示,“游戏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大家过得都不滋润,都很焦虑,连市场头部的厂商都不那么舒服。”
曾几何时,凭借页游的积累以及手游的爆发,许多游戏公司都搭上了资本的快车道,甚至一度上演连续并购,股价飙升的戏码。
但今时不同往日,那些曾经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的多家公司大多风光不再,多家公司都已爆仓,有的创始人已经被捕,还有董事长面临着高额质押的风险。
笔者也盘点过部分上市游戏公司2018年的财报,在当时出年报的64家公司中,有近半数净利润都不足1亿,且超四分之一都在亏损。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公司都有裁员和缩招的传闻。
腾讯、网易的数据也是集团净利润
正如笔者在《在2018年,游戏公司有多缺钱?》中所说,缺钱已经成了绝大多数中层公司面临的现实问题。而少数几家成功拓展自研业务,仍能保持利润率的中层公司,也很难跨越和头部公司之间的壁垒。
某主导多款成功产品的发行公司创始人始终在为产能焦虑:本来外部合作的头部团队都在向大厂靠拢,内部的研发团队又跟不上自己想法的速度,眼看研发积累如此缓慢,只能干着急。他说自己不敢思考上市,只敢思考当下怎么做,才能活得久:
某上市公司自研团队的负责人也表示,公司想更上一步需要研发实力的全面提升,这需要漫长的时间:“像我们要在美术、引擎方面继续发力,靠项目养引擎,这不是1-2年就能做到的,更何况大厂也在进步。”
还有许多公司放弃了“赌爆款”的模式,开始降低单款产品的收入预期。蜗牛数字副总裁时涛在2018年就表示做爆款已经不太现实,现在大家只追求精品:“以前可能想做月流水1个亿,那现在可能只想做月流水8000万,5000万。”
事实上,只要业绩不下降,能维持住现有的收入,中层厂商就已经是马太效应的既得利益者,因为头部厂商的市场份额和增长往往能跑赢大盘。君海游戏CEO陈金海就曾与笔者做过这样的分析:
- 05-14《现在的中国游戏圈_能有多现实?》
- 05-14《"我的世界"运营公司被罚5万元 因涉嫌低俗色
- 05-14《巨象转身:腾讯20年三次架构调整的6点启示》
- 05-14《詹姆·兰尼斯特的右手又长出来了、"权力的游
- 05-14《有组织有热血_37《烈斩·灭神》BOSS玩法刷到爽
- 05-14《"无主之地"系列销量已突破4300万、二代至今
![](/ad/ad1.jpg)
![](/img/new-title.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