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医院病人和附近居民排队领取“爱心粥”
为患者传递温情 让爱意播撒人间
“稀饭”与“粥”,原本是界线模糊的两个概念。但在省城新民北街的大强家常菜馆,你会发现,在这里,粥和稀饭泾渭分明。稀饭一元一碗,是生意;粥免费发放,是慈善。2010年5月29日至今,这家规模不大的饭馆已在门前施粥近8个月,领受者多为附近医院的患者和家属。数月来,以捐款捐米等形式参与其中的爱心人士已有60多人。
一、饭店员工:施粥带来自豪愉悦
1月22日下午4时许,记者来到大强家常菜馆时,由于时间未到,门前尚无施粥或领粥的人。菜馆操作间的后门开在一家招待所院内,记者走进院内,一眼便看到停放在墙角的粥车。粥车用三角铁和铁皮焊成,上方醒目地标有“爱心粥”“免费发放”等字样。齐腰高的铁皮操作台上,嵌着两只尺寸很大的电饭锅底座,粥车下部,另有一行小字“为患者战胜病魔添把力”。距离粥车不远处,一个小小的蜂窝煤炉上,一只水桶般的大锅正热气沸腾,不时有身穿工衣的厨师拎把大勺过来,掀开锅盖看一看,搅几下再转身走开。
大约半小时后,一位个子不高发型时髦的男服务员脚步轻快地走出来,开始擦拭粥车上的浮尘,在他的白色工衣前襟上,显眼地别着一枚共青团团徽。他叫冯小龙,18岁,吕梁兴县人。
冯小龙在一位同事帮助下将粥车推出后院,安顿在菜馆门前一侧。此时的粥车上,除了两锅热气腾腾的大米粥外,还多了一些事先切好的酱咸菜。店里连冯小龙在内共有5名服务员,人手并不富余。没人打粥时,冯小龙便在店里忙,隔窗看到有人前来打粥,他便快步出门,将粥盛进来人手中的快餐杯或者碗里,再用腼腆的笑容回应对方同样腼腆的道谢。
自2010年夏天来大强家常菜馆打工至今,冯小龙记不清经自己手一勺勺送出的爱心粥到底有多少,他说,私下粗略数过一次,一锅大概能舀三四百勺。他说,熬粥有专门的厨师负责,每天午后一点多便开始烧水淘米,下午三时多熬到五时左右,粥一出锅便上粥车。最近因为天冷,出来领粥的人不如往常多,两锅粥施完通常要到晚上七时多。元旦前天最冷的那几天,冯小龙为施粥手上还添了几处冻疮,又红又亮。老板为什么要施粥,冯小龙说不清楚,但他却是实实在在地喜欢着这份特殊的工作,喜欢勺起勺落间涌上心头的那份自豪和愉悦。
利用寒假临时在饭店帮忙的刘莹告诉记者,因为住院期间的几碗白粥,一些病人和饭店结下感情,病愈出院时特意跑来饭店告辞。也有人领到粥后执意给钱,被拒绝后次日又来吃饭,结账时仍要多给一元。这样的情景,一次次让小小的饭馆亲情弥漫。
在菜馆里忙前忙后主事儿的乔志明并非菜馆的主人,乔志明说,真正的老板叫王强,是他的表哥。王强父母均在老家且身体不好,因此多数时间,饭店生意便由王强遥控,乔志明打理。2010年5月,乔志明按照表哥吩咐买回两只最大号的电饭锅,又根据锅的尺寸找人做了粥车,一切准备就绪后,便于5月29日正式开始施粥。几天后,因为用煤气灶煮粥火候不易掌握,他又买回蜂窝煤和炉子。置办这些工具,前后投资2000多元。施粥过程中的花费计算起来便不那么容易了。乔志明说,35公斤装的大米,一袋能熬两大锅粥。
二、饭店老板:只要饭店开着,爱心粥就不会停
根据乔志明提供的号码,记者随后与王强取得联系。王强在电话中细述了施粥一事的由来。
王强是临汾市尧都区人。6年前,王强的父亲患白血病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随同陪侍的王强在离医院不远的一家招待所一住便是半年。那段时间,他饱尝亲人患病带来的沉重与无助。所幸治疗效果不错,花去30多万元后,父亲出院回家。
时隔不久,王强陪父亲前来复查,得知此前入住的招待所临街饭馆因经营不善关张多时,招租广告已在报纸上打了两个多月。为了偿还父亲看病借下的外债,王强借钱盘下了这家地理位置不错的饭馆。
大强家常菜馆开张后,前来光顾的客人,有相当一部分是在附近医院住院的病人家属。看到他们忧心忡忡的面容,王强便会想起不久前的自己,他决定尽己所能,为这些身处困难境地的人们提供一些便利。病人饮食忌讳多,即便定价只有两三元的汤面,服务员在点菜单上记下的内容也要比其他饭店至少多一倍,有的不能有酱油,有的不能有香油,有的不能有葱姜蒜……单子递进厨房,从配菜员到大厨都要一张一张看着单子操作,费时费工利润却没有多少。时间久了,厨师们开始不耐烦,王强为此专门给厨师们开了个会,要求严格按顾客要求做,对病人的需求尽量满足。
王强说,自己为人处事受奶奶影响很大。奶奶是位菩萨心肠的人,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先紧别人再紧自己”。早些年家里房子多,曾有素不相识的人从外地来到临汾落脚,奶奶二话不说便腾出房子供这家人安身,后来旧房拆迁时这家人因此得到三套楼房的拆迁补偿。
提及施粥,王强说,这个主意来自他的朋友张先生。去年5月,他的朋友张先生和董先生来店里小聚,其间三人聊起病人家属在外求医的种种不易,张先生提出利用饭店这一平台向病人和家属施粥的主意来,三人一拍即合,当即决定就这么做。施粥首日,正好是张先生的生日,这样的巧合,让张先生激动得几乎落泪。
王强说,施粥的感觉挺好,但他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多么大的事情,因此也没想到,此事会在朋友们中间产生那么大的反响。施粥开始不久,不断有朋友听说后主动加入进来,送米送钱的都有。朋友张惠蓉开着一家小餐馆,生活并不宽裕,但听说此事后,她和两位好友朱琳枫、周继瑾两次捐款共2000元,并表示以后还要捐。热心捐助的还有做装饰设计的朋友郝小兵、从事影视文化产业的朋友贾瑞平、老大哥梁海峰、光大银行的王静等数十人。
去年夏天一次施粥时,王强曾在一旁留意观察过,很多人领到粥后,都试图解释点什么。他知道,那是因为习惯了冷漠之后,对无偿帮助的不适应。这样的发现让他心里隐隐作疼,他告诉领粥的人们,什么都不用解释,需要几碗就打几碗,只要锅里还有,要几碗都行。也有人见状悄声质疑:不对吧,是不是给饭店做广告?为了化解人们的疑虑,王强又专门在粥车上贴出一张《告知》——“此米是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赠的优质大米,请放心食用。”
王强表示,他其实并不希望媒体关注此事,不希望被视为有所图的“噱头”。但无论如何,这件事他会坚持做下去,“只要饭店开着,爱心粥就不会停。”
三、发起人:无关炒作,施粥只为献爱心
王强的朋友张先生是施粥活动的发起人之一,也是积极倡导者和参与者。施粥数月,从事新闻工作并不轻松的他时常抽空前去施粥现场,查看粥的稠度,观察施粥的反响。随着周围捐米的人越来越多,他的私家车几乎成了运米专用车。为了回报朋友们的热心支持,他多次发动擅长书画的老父亲写下书法作品送给朋友们。此前,他曾拒绝过不少媒体的采访要求,此次接受采访,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对个别人的不理解做一澄清。
三晋都市报:慈善可以有多种方式,为什么会想到施粥?
张先生:我国古代就有向困难人群施粥的传统,我想,对粥有无需求,是穷人与富人的分界线。作为一项慈善活动,施粥的门槛很低,做起来难度不大,又能给困难者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我们最初想到此事时,天气已经有点热了,所以当时的想法是煮些绿豆汤或小米粥,免费提供给需要的人。后来查阅资料时发现古时都是施稠粥,给困难者当饭吃的,于是改变主意,决定施稠一些的大米粥,稠到能插得住筷子。
医院是困难人群的集聚点。我自己也曾带孩子在省儿童医院看过病。来这里住院的治疗者,大部分病情较重且家在外地,病人家属面临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我们施粥没有别的目的,就是想给他们一点关心和温暖,给患者一份战胜病魔的信心,给家属一份心灵的抚慰,让他们感觉到,在这个城市自己并不孤单。一句话,让“爱心粥”传递人间温情。
三晋都市报:作为发起人和直接参与者,你在这半年多的施粥过程中有何感受?
张先生:感觉非常好,帮别人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可以说,施粥已经成了我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前几天洗车时,我从车里清理出两把米粒,看着这些不知何时从袋子里渗出的大米,我第一次感觉到对粮食的心疼,这些米能煮好几碗粥呢!施粥过程中,我和王强等人不仅自己净化了心灵,也因筹集大米结下了不少善缘。朋友们不止一次这样说:你们做到哪里,我们就支持到哪里。就在昨天,省煤炭厅政策法规处还和我们联系,希望帮我们做些什么。光大银行太原分行公司部和太原联通一部门也主动送来大米。团省委宣传部得知此事后,主动和我们联系,提出设立“爱心粥”团支部的建议。下一步,我们还计划把“爱心粥”推广到更多地方。
施粥近8个月,当初崭新的粥车看上去已经有些破旧了,每每看到它,我都感慨万分。一个小饭店能把施粥坚持下来很不容易。元旦前最冷的那几天,勺子放在锅边,两分钟便冻在那里了。腊八那天,为了让病人和家属换换口味,同时在异地感受到节日的温情,我特意吩咐厨师把大米粥换成腊八粥。当天剩下五碗粥,我本想和朋友作为纪念一起享用,后来因为有人领粥,这个愿望竟然没能实现。
在朋友圈里,我时常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告诉他们爱心没有大小之分,捐一两米和捐一吨米同样值得尊敬。
在一些人眼里,我们也许是“另类”,有作秀或为饭馆生意做宣传之嫌。事实上,饭馆生意一直很好,根本不需要炒作。不少人抱怨社会冷漠,但试想如果谁都不愿付出真情,那么谁又该是率先付出真情的那个人?我们希望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激发起更多人的爱心,让这个社会的温度提高哪怕0.1摄氏度,让人们感受到一份触摸得到的温馨。
数据统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