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姐几次高价“索赔”乖乖女无奈两次去偷 漫画/王伟宾
平日里家长眼中的“乖乖女”,近一个月却两次偷了家里的钱。经调查,是因为学姐要求其不断“赔偿”价值20元的电子宠物。众人热议,孩子出现这种行为,谁该负主要责任。专家称,学校、老师、父母都难逃其责。
河南商报记者 祝炳琨
事件
乖乖女两次偷钱,为付高价“赔偿金”
近日,市民周先生向河南商报讲了他女儿的事:“女儿以前是很乖的,最近一个月却被逼得两次偷家里的钱。”
周先生女儿天天(化名)现在郑州某小学上四年级。因玩坏了同午托部两个高年级女生李方(化名)和刘丽(化名)总计价值20元的电子宠物,而被两人以必须赔偿为由,多次索要“赔偿金”。
去年10月,李方和刘丽当着周先生的面称天天玩坏了她们的电子宠物,需赔偿她们一人40元。当时不明情况的周先生付下了这笔钱。
而李方和刘丽并没有就此罢休,继续索赔。“不给,就私底下威胁天天‘把你欠钱不还的事捅到学校、老师那去,让所有人都知道,看谁丢人!’”周先生说。
今年1月,随着要钱次数、金额的增加,无力“赔偿”的天天只好偷周先生的钱。“前后两次共150元,第一次偷的50元及时被我发现,没有付给两位女生。”周先生说。
1月21日,在天天学校举行散学典礼的当天,忍无可忍的周先生找到了李方,将其带到教务处,李方坦陈了自己的所作所为。
当时,在教务处负责协调解决此事的老师向记者证实了整件事情:“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也痛心。在我的执教生涯中,一些调皮捣蛋爱打架的男孩会出现类似的情况,还很少有女孩做这样的事情。”
该老师还表示,索要钱数、次数,谁是“主谋”、谁是“帮凶”等个别细节在落实当中。
(由于当事人年龄较小,为保护当事人,文中隐去了学校和学生名字)
调查
近三成家长称孩子在校有此经历
周先生说,他并非特意责怪两个女孩,也不在意被要去的钱,他只是不理解现在的学校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但和一些家长说起这事儿时,不少家长却表示很正常。”
为此,记者采访了多位小学生、初中生的家长,约三成家长表示,孩子在学校里受到过高年级学生各种形式的欺负。
翟先生说,他的孩子在小学曾经被高年级学生“打得气都不敢吭”。“我孩子就被别的孩子要过钱,后来我找到对方的家长说两次,才算了事。”河南一百度网友“散步的风”表示。
中性化当道,“问题少年”男女都有
还有一个问题让周先生很疑惑:“如果是两个男孩子欺负天天也不太奇怪,怎么女孩都开始学‘坏’了?”而市民王先生则说,在他的印象里,女孩多温顺乖巧,不敢相信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两个女孩子身上”。
河南省心理专家、郑州市12355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袁林芳表示,认为“女孩比较乖巧”是一种误区,“问题少年男女都有,有时来咨询中心的男孩比较多,有时正好相反。”
袁主任还提到,现代社会,男女孩趋于中性化,所以不能简单以性别来判定孩子会不会做出不恰当行为。“男孩、女孩都会出现问题。”
那么在成长过程中小男孩、小女孩需要区别培养吗?“家长也不用刻意按照不同模式培养男孩或者女孩,青春期以前,男女差别并不大。”
圆桌会议
孩子出了问题,谁该负责任?
校园里出现这样的事情,让人痛心。更多的市民和网友,将目光投向事件背后的原因。
A:学校、老师不负责任
以李先生、周先生等为代表的家长,首先把矛头指向了学校和老师:现在的学校,德育教育缺失,学校和老师缺乏责任感。
李先生说,他去学校接儿子,看到一些老师打扮得过于前卫、很不得体,有时他都不忍心看。
而周先生说,在处理天天的事情的过程中,他感到学校和相关老师的态度“很冷漠”。“一开始,竟然告诉我是在校外发生的不归学校管,甚至嫌我妨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有什么是比孩子的德育更重要的?”
B:家长惯坏了孩子
从事电视媒体工作的王女士则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朋友手机被一个男孩捡走了,该男孩拒不交还手机。找到男孩的父亲,父亲说:“俺孩不就是捡了一个破手机,值得你们这样吗?有本事你们来抓他!”
“这样的父亲,能教育好孩子吗?”王女士质疑。
C:社会风气影响到校园
“校园里出现类似‘以强凌弱’现象和我们的社会风气有大关系。很多时候,我们都崇尚丛林法则,适者、强者生存。类似的思想,难免影响到孩子。”一长期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崔先生这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而河南一百度网友“月光下的树林”则说:现在的孩子都是被大人给惯坏的,大人们呢?又被中国的大环境给惯坏了,出现这事是社会风气的一个表现而已。
专家说法
不能把责任推给社会,学校、老师、父母应各尽其责
袁主任表示,发生这样的事,学校、老师、家长都难逃其责。孩子出现问题,多源于三方监管不力。如果老师、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心理足够了解,对于孩子的细微变化能够体察,很多问题就能够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从受害方讲,孩子往往不会主动向外诉说遇到的问题。“有些孩子遭遇了身体上的伤害都不愿意说。这时更需要家长、老师‘明察秋毫’。”而从施害方来说,当出现走偏的苗头时,老师、家长应及早发现,加强教育、管束,肯定要比问题发展到一定程度再解决好得多。
对于“社会风气说”,袁主任认为,社会风气肯定会影响孩子,但绝不能把责任推给社会。因为出现问题的孩子还是少数。生活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中,有的孩子就品学兼优。
袁主任建议,天天的事,最好由校方、老师,天天、李方、刘丽的父母多方出面沟通,共同解决。“孩子都是未成年,还需要保护、管理,老师、家长一定要各尽其责。”
数据统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