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闪回:
昨日,南方某卫视总编室工作人员致电本报称,沈阳一位女士参与他们的节目中了4000元的iPad,但当客服与之联系时,她不相信自己中了奖,不愿意给邮寄地址,并愤怒地说: “别骗人了,我不相信”。
“我中奖了?真的假的?” 昨日,记者再次打电话给沈阳这名中奖女士时,她一连问了记者3遍。这名25岁的李女士表示,确实是自己发出的参与短信,可是就因为回答的问题太过简单,怕受骗上当,不敢相信自己中奖。
“我中奖了?真的假的?”
小李告诉记者,自己家住浑南, 1月10日她看到这家南方电视台播出的偶像剧,并且有观众互动的短信参与节目。“那个问题太简单了,就是这部剧的名字,我根本就没想啥奖,就发出了短信。”
1月14日,小李说接到这家电视台的客服电话。“我一听南方口音,就紧张了。马上想起电视报纸上报道的电话诈骗的事情。客服问我家庭地址、身份证号码,我就更害怕了,他们不会用我的个人信息干坏事吧?”
小李又给同学打电话,同学猜测,肯定是骗子。当客服第五次打电话时,小李直接说,“别骗人了,我不相信,别打我电话骚扰我了。”小李还说,记者给她打电话时,偏巧她出门,手机没带,手机不带来电显示。
小李说,自己目前在家,曾经在五爱街卖过货。“我以前倒是没受过中奖诈骗,不过我感觉这么容易中奖不靠谱,怕受骗。”
记者做好小李工作后,致电电视台,电视台方面表示,会马上再与李女士联系,把奖品寄出。
中奖还是中计应具体分析
昨日本报报道《参与节目中奖 疑心中计5次拒领》引起了读者较强烈反响。
沈河区居民郎乐表示,中奖还是中计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一,不管是什么中奖信息,你如果没有参加过就是假的。第二,只要先让你寄钱的都是假的。但是这件事上,这名女士是参与了电视台的节目啊,所以只要电视台不向她要钱,就可以放心拿奖。
一名民警来电表示,春节日益临近,是“中奖诈骗”的易发期,在以往常见的中奖诈骗手段被曝光后,骗子也将作案手段不断翻新。如将目标对准文化不太高、信息相对闭塞的农村。他认为,小心谨慎、不贪图便宜是防范中奖诈骗的有效对策。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泄露个人姓名、住址、电话号码、银行账户等信息;收到中奖短信、电话、邮件等不要贪图便宜、轻信相关信息,特别是异地中奖信息;应该小心谨慎、冷静处理,设法查证核实情况再作决定。遇到可疑情况要多与亲戚朋友商议或直接到公安机关咨询。
大学生海薇说,弃奖事件折射出目前社会的信任危机。现在怀疑和警惕已经成为周围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不要说这种陌生的中奖电话,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不也是越来越少吗?医患之间、买家与卖家之间等等。
主任记者 王志东
数据统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