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为了救小纬,割掉了1/7的肝脏。 记者陈安摄
目前母子恢复情况良好 母亲已出院 儿子下周出院
亲人捐肝
捐赠者:小纬妈妈
受益者:8个月大的小纬
小纬患有先天性胆道闭锁,长到8个月还只有五六公斤重。如果不进行移植手术,小纬很可能只能存活几个月的时间。
本报讯 (记者涂端玉 通讯员李绍斌)昨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移植科病房,记者见到一名8月大却似小猫般“袖珍”的男婴小纬,襁褓中懵懂天真的他,对着守护在旁的姨妈甜甜地笑,他不知道,自己妈妈为了救他,捐出了1/7的肝脏。专家介绍,目前母子二人恢复良好,小纬下周即可出院。
儿难吸收营养
小纬的父母都来自福建,现在在东莞打工。小纬出生就被诊断患有先天性胆道闭锁,由此导致肝脏功能极差,他终日脸色蜡黄,拉出的大便也呈罕见的白色。
“因为这些原因,所以患儿难以吸收营养,生长发育非常迟缓,现在8个月了,还只有五六公斤重。”该院王东平副教授介绍,如果不进行移植手术,小纬很可能只能存活几个月的时间。
母捐140克肝脏
“因为没有合适的肝源可以供小纬进行手术,所以我们和他的家人商量,考虑亲体间移植的可能性。”王东平副教授介绍,结果配型发现,小纬和他的妈妈刚好同为AB血型,而妈妈又非常愿意为儿子捐出小部分肝脏,所以手术就此展开。
“我们摘取了小纬妈妈140克的肝脏用在小纬身上,因为孩子很小,所需要的肝脏也不多,而他妈妈原本肝脏有970克,所以毅然捐出1/7的肝脏给儿子,自己影响也不大。”专家介绍。
据了解,目前母子恢复情况良好,小纬的妈妈日前已出院,小纬也可于下周出院。肝脏在进入他体后立即开始发挥作用,他只需每日服用小剂量抗排斥药即可。
西安青年肝病危 顺德小伙捐肝脏
他人捐肝
捐赠者:顺德遇车祸死男青年
受益者:西安患重型肝炎小伙
本报讯 (记者涂端玉 通讯员李绍斌)22岁的小冯是个西安帅小伙,身为家中独子的他因突发暴发性急性重型肝炎陷入深度昏迷、被下达病危通知书时,幸运之神开始频繁光顾:所在医院没有移植资格,而求助的广州专家刚好在西安出差;周末有供体的几率接近零,偏偏广东有好心捐赠者出现;飞机准点起飞,刚好赶在供体可用时间内送上手术台……
巧遇:垂危患者求助,专家恰巧当地出差
中山一院副院长何晓顺教授介绍,自己做过很多台肝移植手术,小冯这一台不算最高难,却是最凑巧。“找供体过程峰回路转,患者算得上绝处逢生。”
2009年10月,何晓顺在西安参加全国器官移植学术会议。“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是周五,接到之前救治过的一名网络歌手的电话,他五六年前接受肝移植后身体恢复不错。他向我求助,说一位西安的朋友已经生命垂危,问我能不能想想办法。我说我刚好在西安出差,可以过去看看。”何晓顺教授当天下午就赶到医院,只见小冯病情严重:神志不清、狂躁不安,而这家医院没有施行肝移植手术的资格,患者已经被下达病危通知。
“患者必须马上接受肝移植手术,否则随时可能死亡。”他说。
幸运:小伙顺德车祸脑死亡,家人临时决定捐器官
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时已经是周五下午6时了,而根据以往经验来看,周末基本不可能有供体出现,大家再次陷入绝望……
何晓顺没有放弃,回到酒店后,他逐个打电话给广东其他兄弟医院、红十字会……看有没有一线可能找到供体。
没过多久,广东某医院回复何晓顺:刚收治一名顺德送来的车祸病人,是个20多岁的小伙,由于骑摩托车出车祸,当场头部着地,已经脑死亡,其家人临时商议后决定,愿意捐赠逝者器官。
“捐赠者什么血型?”何晓顺捏着一把汗。“B型!”“太好了!刚好对上!我们马上派人来取!”
准点:飞机空运供体,抵机场即开刀手术
次日早晨7时,中山一院的医生带着被器官保存液、无菌塑料袋、层层冰块严密保护的供体,坐上飞机从广州飞往西安。
飞机9时20分准时抵达西安。何晓顺得知飞机落地,立马开刀为小冯摘取坏死的肝。
下午1时30分,何晓顺从手术室发出短信给焦急等待的小冯父母:“肝脏已用上,存活,情况不错!”专家们耗时4个半小时,终于顺利完成这台手术。
我国有幸移植者不到1%
专家呼吁市民心存大爱
“小冯是真的幸运,要不是种种巧合,尤其是有一位他的同龄人,身后愿意捐赠器官,他也就不可能获救。但毕竟幸运的是极少数,有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100万需要器官移植救命者,但由于缺乏供体,可能做手术的只有1万人,比例只有1%,很多人等不到移植就已经离世,而在美国,能通过移植获救的患者比例高达40%。”专家介绍,由于传统观念影响,外加没有成熟的捐赠制度,所以国内捐赠者寥寥。
据了解,目前卫生部正在筹建人体器官捐赠、移植网络,希望统筹全国的供体和患者情况,根据公平分配原则进行科学调配,以最大限度利用有限资源。专家也呼吁,希望更多市民心中有大爱,愿意身后捐赠器官,让其在他人生命中得到延续。
数据统计中!!